這里所說的高估特指計算承載力高出實際被激發的承載力,當計算承載力高出被激發承載力,而低于樁的實際承載力時,這里仍然認為系高估情形。
擬合分析結束后,如果給定的彈限高于相應部位的最大動位移,除上面所說的樁未被充分激發這種可能外也可以認為高估了承載力。進一步地如果比較模擬靜載條件下的Q-s曲線和實際測量獲得的動荷載作用下的Q-s曲線,尤其比較相應樁尖特性(圖),那么可以進一步判斷樁的高估或激發情形。如果樁尖動態Q-s曲線,表現為純彈性加卸載過程,而靜態Q-s曲線覆蓋了它并出現了塑性狀態,那么顯然不合理,亦即承載力被高估了。一個合理的辦法便是利用該比較圖求得樁尖最大動位移處所對應的樁承載力,并以該承載力為總阻力重新分布荷載,同時以最大動位移為樁底彈限進行人工調參計算,然后略作些微優化運算,即可得到不被高估的合理承載力?。?!

圖 動、靜荷載下Q-s曲線比較